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钢琴家俞湘君和听障儿童同台献艺,当代音乐也

来源:当代音乐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何让听障儿童克服障碍、树立信心,即使面对近千位观众,也能打开嗓音、亮出歌喉? 3月12日晚在上海音乐厅,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俞湘君牵手4位听障儿童,共演了一首当

如何让听障儿童克服障碍、树立信心,即使面对近千位观众,也能打开嗓音、亮出歌喉?

3月12日晚在上海音乐厅,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俞湘君牵手4位听障儿童,共演了一首当代音乐作品《翳》。在钢琴伴奏下,4位儿童大胆放歌,清冽纯真的童声让每一位现场观众动容。

与此同时,俞湘君还借助“黑科技”,自己和自己搭档,“四手联弹”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让观众大呼过瘾。

《翳》,4位听障儿童参与演出。

在台上“发光”的听障儿童

疫情期间,俞湘君偶然接触到了上海闵行区启英幼儿园的一批听障儿童,他们虽然安装了人工耳蜗,可以感知到外界的声音,但由于缺乏对声音感觉的培育,音乐在他们的世界里犹如最“前卫”的当代音乐,无法理解。于是,俞湘君马上联系了青年作曲家秦毅,希望借助她丰富的音乐教育和普及经验来帮助孩子们。

“大家很容易误解,以为听障儿童听不到声音、没法接受音乐教育,其实,他们能比较流利地说话,能和健康人一样去交流,而且对很多声音很敏感。”秦毅观察。

通过多次教学实践,两位老师发现,听障儿童有非常强烈的认知欲望,可以通过一定训练帮他们建立起对听觉世界的常规认识。

“和普通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比较容易自卑,不太愿意进入常规的音乐课堂。我们专门给他们设计了特别的音乐课,一开始,有些孩子是不开口的,甚至有抵抗心理。慢慢地,大部分人都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对音乐的感受完全打开了,越来越自信了。”

“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笑容经常触动着我:即使有些听力损失,但并不妨碍他们有一颗‘听见'音乐的心。”有了这次“采风体验”,秦毅有了强烈的愿望,为俞湘君和孩子们量身定制一曲《翳》。

俞湘君

她为白居易的诗作《池上》谱写了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一首简短歌谣,并以此为基础,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安排钢琴家演奏出破碎、沉闷、扭曲的音乐效果,以此来模拟听障儿童们最初的听觉感受,随着音乐的推进,音乐变得越来越纯美,直至在听障儿童们用童声演唱的《池上》达到高潮——虽然音准没那么好,但舞台上的他们非常自信,像是在发光。

与此同时,舞台深处的屏幕被拆分成高低不一的12块,和钢琴的曲线暗合。俞湘君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会驱动某一块屏幕画面的亮度,音符的节奏也会带动屏幕画面闪烁的节奏。听障儿童们的画作也被投放其上,和普通孩子的画作融为一体——俨然他们听到音乐后,在脑海中幻想出的美好画面。

打破抗拒和恐惧的“魔咒”

“彼岸3.0 -俞湘君钢琴超媒体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厅合作举办。这是上海音乐厅2021年“乐无穷”音乐季的首场演出,也是俞湘君在“彼岸”系列音乐会的第三次大胆尝试。

当晚,俞湘君还献演了中国青年作曲家徐志博、邵青的《际空之响》《诗画三帧》,以及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在风景中》、美籍俄裔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从经典作品到最新作品,为与时俱进的现当代音乐画了一幅“群像”。

《春之祭》

约翰·凯奇因为无声的《四分三十三秒》名声大噪,然而,他的很多作品并不像那首实验作品那样夸张和激进,而是非常有可听性,能在平易简洁的风格之下引人入胜,包括《在风景中》。音乐会上,主创团队将约翰·凯奇本人的水彩画投到12块屏幕上,结合交互程序与现场演奏的相互感应,让观众进入他的通感世界。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音乐、节奏、和声等方面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首演时曾引起一场大骚动,时过境迁,又成了乐迷们最钟爱的不朽之作。如何避免经典的重复?俞湘君特别选择了作曲家本人改编的“四手联弹”版本,并借助“黑科技”,比如施坦威的一款高解析度自动演奏钢琴——SPIRIO,让自己和自己“四手联弹”。

“四手联弹讲究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需要两位演奏家互相倾听,随着环境变化、节奏变化而随时变化。”如今,俞湘君没有搭档的伙伴,对手是自己,她需要提前把一个声部录好,等它自动播放时,再卡着它的节奏演奏另外一个声部,伴随着耳朵里的丰富想象,真正达到“人机合一”。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网址: http://www.ddylzz.cn/zonghexinwen/2021/0314/865.html



上一篇:StreetVoice街声联合Live Nation 打造“未来音乐场景”
下一篇:“万籁清音”,老北京子弟八角鼓有了当代传承

当代音乐投稿 | 当代音乐编辑部| 当代音乐版面费 | 当代音乐论文发表 | 当代音乐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音乐》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