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当代人·手机使用礼仪·手册

来源:当代音乐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手机,被戏称为“人体外挂式器官”。你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不与它相关,说手机是我们“自我”的物化也不为过。如此私密而重要,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萍水相逢,在人际交往中

手机,被戏称为“人体外挂式器官”。你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不与它相关,说手机是我们“自我”的物化也不为过。如此私密而重要,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萍水相逢,在人际交往中,手机使用礼仪不可或缺。以下22条,你能做到几条?

《当代人·手机使用礼仪·手册》

[手册使用说明]

1. 以下22条礼仪,皆依据大家认可度较高的手机使用共识梳理所得。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2. 请注意使用场合和对象,活学活用。比方你恰好捡到一部手机,这部手机又恰好未上锁,为了尽快物归原主,可在一声“失礼了”之后打开手机通讯录,帮着联系失主。这时,大可忽略下述第一条。

No.1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翻看别人的手机,哪怕对方与你关系再亲密。

No.2

摘下手机耳机跟人打招呼,是21世纪的“脱帽礼”。

No.3

为对方(尤其不熟的情况下)拍照前,请先征得对方同意。如果要在社交平台发布对方的照片或合照,也应该征得同意后再上传。

No.4

为对方(尤其不熟的情况下)拍照前,请先征得对方同意。如果要在社交平台发布对方的照片或合照,也应该征得同意后再上传。

No.5

聊天时慎用“在吗”当开场白。一句“在吗”,有可能会招人反感哦。因为接收信息的人,会下意识帮你补全对话:在吗?我问你个事/在吗?我想跟你借点钱/在吗?请你帮个忙……所以不少网友开玩笑说: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决定在不在!

No.6

对方专心跟你讲话时,不要心不在焉只顾玩手机。尤其在与父母亲友难能相聚之际。一边刷手机一边听人说话,即使没有恶意,也会给对方留下“漠不关心”的印象。

No.7

别人使用手机时,不要在旁边或背后偷瞄。

No.8

如果是重要的事情,不确定对方接听环境是否适宜,请不要发语音。若非闲聊,实在不方便,只能发语音时,请直奔主题,不要说过多无用信息,避免发大段语音浪费别人时间。

No.9

在图书馆、书店、电影院、会议室、自习室,以及有室友睡觉的宿舍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请把手机调成静音/震动。遇到必须要接听电话,可以离场或轻声交谈,快速解决,尽可能不影响他人。

No.10

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听音乐、看剧、玩游戏时,不要大声外放。

No.11

并非急事,打电话避开对方睡眠、紧张工作时分,预计对方空闲时再打过去。

No.12

如果不能及时回复对方消息,请事前获得谅解或事后表示歉意。

No.13

语音、视频聊天前,最好还是先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

No.14

如果对方未及时接起电话,不要无休止地拨打下去。

No.15

回复对方时最好不要频频使用“哦”“嗯”等单字,因为这样的字眼,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略显敷衍,代表话题的终结。

No.16

不随意根据手机款式和品牌去点评他人。

No.17

面对长辈和领导,表情符号和表情包最好慎用。比如容易造成误解的“微笑”,在父母那里确实是“微微一笑”,在你这里却是意味深长的“呵呵”(含嘲讽、不屑之意)。

No.18

未经同意,不要把他人的微信名片/手机号码分享出去。

No.19

注意礼貌用语,一句话,不同的表述带来的效果大不一样。试着把“你声音大点”改为“不好意思,我这里听不清楚”;把“你还没听懂啊”改为“我讲清楚了吗”。比起前者,后者的表达更令人舒服。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网址: http://www.ddylzz.cn/zonghexinwen/2020/0806/478.html



上一篇:中超联赛第二轮:重庆当代战平天津泰达
下一篇: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成果展示活动奉献惠

当代音乐投稿 | 当代音乐编辑部| 当代音乐版面费 | 当代音乐论文发表 | 当代音乐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音乐》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