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当代旧体诗:有无必要废除平仄格律?“老干部

来源:当代音乐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自近代以来,国情逼迫,是一味趋新的。举凡制度、文化、风俗、服饰等等,大家能想到的老家什几乎都想改造一番,行之千年的旧体诗当然不能幸免。 中国传统诗词该不该去平仄

中国自近代以来,国情逼迫,是一味趋新的。举凡制度、文化、风俗、服饰等等,大家能想到的老家什几乎都想改造一番,行之千年的旧体诗当然不能幸免。

中国传统诗词该不该去平仄格律,也是呶呶不休争论上百年了,至今也没个定论——中心原因也在于,这不仅仅只是某种文学形式变革的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成为“旧诗”,它形式上最重要的依托即平仄格律问题受到质疑,甚至出现其本身是否还有存在价值的讨论,都是20世纪西学东渐的语境下才出现的。

在数千年历史中,特别是隋唐以后,以律、绝为主体的古典诗词就是中国人的“国诗”,所有人要作诗就必须亦步亦趋地遵循它所有的规则,这是铁律,没有人会有意见,更不会对平仄格律存废有想法。过去的中国诗人从无此疑虑。如果时光可以穿越,你拿着这个问题去请教纳兰性德,请教袁枚,请教龚自珍,他们只会莫名其妙,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文言与白话、这些纯粹的二元对立思维,都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才普及的。民国初期始,胡适、陈独秀等人从文化根源上追究国家落后的原因,旧体诗也在他们的开刀重剖之列。他们以为旧体诗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遂纷纷提出改良主张,希望中国诗能和西洋诗歌相互发展,互为补充,实现创造性地转化,从而跟上时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话体现代“新诗”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扎根,而古典诗词开始成为“旧诗”,在“文学改良”的风潮中,它的平仄格律存续问题也不断引起讨论。


我自身的观点,其实很直接:我们所要讨论的旧诗格律续废问题,委实是一个假命题。它是不该存在,也“莫须有”的问题。


理由倒也很简单:古典诗词的合法性与优先性就建立在平仄格律之上,平仄格律是旧诗最核心的形式依托,也是传统诗词精髓与特征的体现,取消平仄格律,就是在彻底歼灭中国古典诗词。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诗词必有格律,舍平仄格律必无诗词。

所谓“平仄格律”,就是“声律”。就宏观而言,讲究声律几乎是中外古代诗歌的通例,只是各自所采取的形式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特征相适应罢了。比如,古希腊与罗马,因为古希腊语存在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组合的特殊性,所以把音步作为了其诗歌声律的基础。

《荷马史诗》,这么大篇幅可以“不立文字”靠传唱流转千年,靠的就是“扬抑格六音步”的便于记诵;而像俄国诗歌,则随其语言中语音的强弱和语调的轻重所形成的节奏感因以制宜的,即便是后来我们所孜孜仿效的欧洲所谓“自由诗”,诗人们也是凭借着“音质诗法”来写诗的。


可以说,无规则无以成诗,而无声律规范则不足以称为“诗”。诗的存在和成立,都是由适宜本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征所发展而来的。假如中国的古典诗词废除声律,所废除的,既是“古典诗词”本身,也是在丢掉“中国”气质:无法称为“诗”,也已经不能说是“中国诗”。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平仄格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支撑起诗歌形式美感的基本载体,也是传达其吟诵、意像描述、诗艺美感、乃至情感经营功能的必要条件。

平仄格律表面上,只是牵涉到语音与与语式两个方面的变化问题。但因古典汉语的韵与调,汉字的形与态这些独有的特征因素,使得平仄格律在古典诗词中所起的功用没那么简单。这不是一个可以买二还一、等闲视之的问题。现今的“老干部体”,多数屡遭诟病,除了“内容”没啥美感外,形式上摒弃了平仄格律,沦为“打油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形式上,平仄格律运用韵字的回环相押造就格律的多样统一感,利用汉语语音的升降、高低、长短等差异分成平仄两类,本来汉字一堆零散的碎金玉屑一经韵脚和平仄音律串联,犹如灵犀一点,整首诗词全体都灵通活动起来。这样,平仄格律的严格性,不仅组建起了汉语诗词的稳定结构,不仅让我们便于记忆,那种超越“顺口”层面造就的抑扬顿挫的声音美、爽利的节奏性、整齐活泼的变化感,也是我们在听、诵中获得美感愉悦的主要根源。也就是说,平仄格律的规则,既让诗词“看”起来像诗词,也使得“诗歌”题中应有之义的“音乐性”得以展现。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网址: http://www.ddylzz.cn/zonghexinwen/2020/0804/468.html



上一篇:Z世代:当代95后变脸实录
下一篇:当代大文豪家:写了20年的“黄色小说”,死后

当代音乐投稿 | 当代音乐编辑部| 当代音乐版面费 | 当代音乐论文发表 | 当代音乐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音乐》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