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音乐》栏目设置[05/29]
- · 《当代音乐》数据库收录[05/29]
- · 《当代音乐》收稿方向[05/29]
- · 《当代音乐》投稿方式[05/29]
- · 《当代音乐》征稿要求[05/29]
- · 《当代音乐》刊物宗旨[05/29]
“随物生心”北欧当代艺术展,介于建筑、艺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举办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的展览“随物生心”,本次展览共展出21组件作品,包括装置艺术、影像新媒体、摄影、绘画。因受疫情
近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举办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的展览“随物生心”,本次展览共展出21组件作品,包括装置艺术、影像新媒体、摄影、绘画。因受疫情影响,艺术家目前无法到现场指导布展工作,部分作品因涉及相关技术问题将无法完整呈现。
▲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
突然爆发的疫情,紧急限制的社交活动,被迫打乱的生活节奏,临时改期的工作计划……?2020年伊始至今,我们被不断地卷入各种例外状态。“危机”对“共识”的强调造就了一个只提供唯一答案的世界,我们随之进入被动和失语的境地。
▲《线与圈》,绘画,2009
个体与世界的联结逐渐瓦解,对立隔阂所带来的或迷茫、或苦痛、或不安的情绪一触即发。当我们对“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重建世界与个体的联结?”发问时,我们更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面对自己,如何安抚我们惶恐不安的内心?与其说这是世界向人类抛出的难题,更是人类对自己提出的迫切追问。
▲《液态图表》,动态装置,2009
展览标题“随物生心”取自荣格的《金花的秘密》一书,指涉古人体感世界的第一步,从对万物的细致观察中把握物行的规律推究事物的原理是为“格物致知”。物之于我们不是对象化的客体之物,而是具体实在的本质之物,物以象的方式显现,在运动变化中与人的认知与情感呼应激荡,契合中散发出内在的光亮。这是艺术家对瞬息万变的生活世界的驻足思考,也是一次对自我内心的审视。
▲《音乐盒》,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04
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这对芬兰艺术家以建筑出身并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展开跨界创作。以自然科学和建筑的结合为核心基础,他们将图形、雕塑、建筑、运动和声音融入数学、光学、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通过独特的艺术方式,将日常而无形的“现象”转译为可视、可感之物。
▲《高频装置》,声音装置,2020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艺术家调动着观者的感官世界,将其从事物表象的“牢笼”中解放,进入事物的内部,观看事物内在的结构和关系。其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准确而锋利的理性精神,以“隐”的方式引导着观众主动发现,进入沉思,并不惧孤独地与世界的运行法则相处。
随物生心
Flow with Matter
展览时间:
即日起-10月11日
展览地点: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网址: http://www.ddylzz.cn/zonghexinwen/2020/0718/400.html